百果園或成行業上市第一股 行業痛點仍待解決

2020-06-17 15:48:55    來源:中國經營報    

3萬億市場容量的水果零售行業,有望誕生第一家上市公司。

近日,中國證監會官網披露,已在6月1日接收關于深圳百果園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果園”)的《股份有限公司境外首次公開發行股份(包括普通股、優先股等各類股票及股票的派生形式)審批》材料,這標志著百果園正式啟動上市工作,并把目的地選在境外。在此之前,百果園的競爭對手鮮豐水果也已啟動上市,并在2020年4月完成A股上市第一期輔導工作。

對于百果園而言,4年前制定的“2020年開1萬家店、年銷售額400億元”的目標,至今仍未實現。截至2019年底,該品牌在全國擁有4303家門店。業內普遍認為,要完成萬店計劃難度頗大,在短時間內迅速擴張,供應鏈難以承載,其他資源也難以匹配。與此同時,疫情加劇了不確定性,新生代電商平臺正在切走市場蛋糕,行業供應鏈痛點并未得到妥善解決。包括百果園在內的水果零售企業,仍然需要直面上述問題。

對于百果園和鮮豐水果而言,奪得“中國水果零售第一股”稱號或許并不重要,如何在登陸資本市場后,還能保持快速平穩發展,才是上述企業需要思考的問題。

角逐資本市場

根據公開信息,百果園只是表示在境外IPO,具體地點并未透露。《中國經營報》記者致電百果園,對方表示以證監會網站信息為準。在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看來,選擇境外IPO,可能是因為上市門檻較低,整體綜合成本較低。

但是,國內水果零售行業在資本賽道的角逐,因百果園啟動境外IPO正式拉開。今年4月,百果園“最強對手”鮮豐水果已完成A股上市第一期輔導工作,此后需經歷申報、股票發行及上市階段,才算完成A股上市流程,預計到2021年6月才能完成全部輔導。

在此之前,兩者均獲得多輪融資。2015年9月,百果園宣布完成A輪融資,總金額4億元。2017年,鮮豐水果也完成A輪融資,具體金額未公布。至2018年1月,百果園和鮮豐水果幾乎同步拋出B輪融資信息。

其中,百果園的投資方中包括中金智德、中植資本、中金匯融、基石資本、源碼資本、越秀產業基金、深創投等。百果園創始人、董事長余惠勇公開透露,百果園的估值在該次B輪融資前已達到85億元。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在6月2日發布的2019年連鎖百強銷售榜單顯示,截至2019年底,百果園門店數量為4303家,營收為131.31億元,形成了采購、物流、品牌運營、門店零售的完整鏈條。

鮮豐水果也不甘落后,早在該公司創業20周年紀念日的2017年圣誕節,其創始人韓樹人表示,要將鮮豐水果打造成中國水果零售第一股。截至2019年底,鮮豐水果擁有門店1850家,營收56.04億元。

事實上,上述兩家企業均處于行業前列。2019年3月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生鮮企業排行榜》顯示,其中百果園位居龍頭,鮮豐水果排名第三。另外,鮮豐水果主要以北方市場為主,而百果園主要以南方市場,定位相對高端。

不過,選擇境外上市也暗藏風險。宋清輝提到,從規則上講,如果企業出現問題,在境外上市面臨著集體訴訟風險、監管風險和市場風險。同比而言,國內處罰相較寬松一些。除此之外,接近百果園的業內人士向記者提到,百果園選擇在境外上市,或遭遇中概股審核標準提高的風險。自瑞幸之后,中概股在財務數據以及后續盈利能力方面審核力度都會比之前嚴格。

“國內上市監管趨嚴,IPO審查流程有點漫長。若選擇境外上市溢價可能會高些,程序相對簡單,但是選擇境外上市需要慎重,特別要注重內部財務及內部團隊管理。”上述業內人士談道。

萬店計劃背后的搶食者

在2018年開放特許加盟業務的百果園盈利迅速發展,目前百果園在80多個城市擁有4300余家門店。只是從目前看,距其在2016年提出的“2020年1萬家店、年銷售額達400億”的目標相距甚遠。如果要實現上述目標,在今年下半年,百果園需要平均每個月開1000家門店。

不可否認的是,突如其來的疫情直接影響了百果園的擴張。但該公司董事長余惠勇曾表示,“萬店計劃沒有變化,目前很難預料疫情對實體的影響會持續多久。今年百果園有兩點不會變,一是絕對會發展;二是絕對會盈利。”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從速度和質量兩個維度來看,萬店計劃很難實現,雖然開放加盟制度可能對開店的速度有所幫助,但是要完成近6000家門店是不容易的,另外百果園定位比較高端,資源上也很難匹配。除此之外,其供應鏈也難以去承載,從中長期戰略來看,盲目擴張肯定會對未來的發展帶來很大隱患。

零售業管理專家胡春才認為,百果園以加盟為主,鮮豐水果以直營為主。百果園的發展歷程更長,通過加盟的方式發展更快。但是鮮豐水果直營模式打通后,爆發力不容小覷。

與此同時,新生代電商正在蠶食水果零售行業的市場蛋糕。疫情使得水果銷售大規模從線下轉移到線上,讓實體水果渠道分流不少。百果園在疫情期間,推出生鮮品牌“百果心享”,與盒馬鮮生、每日優鮮、京東到家等電商平臺搶占生鮮新零售市場。

事實上,百果園一直深耕線下。生鮮從業者孫先生表示,百果園面臨整個生鮮新零售所面對的挑戰,即建立有效的商品物流配送系統,能不能高效地處理線上訂單,以及優化商品配送順序和配送路線依然是判斷生鮮電商運營是否成功的指標。

在朱丹蓬看來,生鮮電商對百果園造成的沖擊很大,后者沒有到家服務,與客戶的黏性相對來說就低一些。僅從服務體系上看,百果園并無非常強的核心競爭力以及絕對的上游話語權。

供應鏈痛點難解

在行業人士孫先生看來,3萬億市場容量的水果零售行業仍未出現一家上市公司,與這一領域的特殊性有關。水果很難做到標準化是行業最大痛點,而生鮮行業比拼的就是供應鏈能力。

多位業內人士提到,水果零售行業對儲存、運輸要求條件較高,目前大部分企業采用的供應鏈仍然是傳統模式,水果品類在冷鏈運輸成本及耗損率等方面有諸多問題難以控制,這也成為包括百果園在內的水果零售商們的共同難題。

胡春才也向記者表示,目前水果行業的業態是專賣店形式,其難點在于供應鏈的掌控能力。“百果園以線下為主,其難點主要是對門店的掌控。目前國外水果行業已經轉向精品化,基地、商品甜度、質量指標都已實行高標準化,但目前國內離標品還差得很遠,所以線下門店主要還是靠門店員工的服務技巧。”胡春才說。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2018年我國在果蔬品類上的冷藏流通率只有15%,遠低于發達國家的90%,我國在果蔬品類上的損耗率為15%,是同期發達國家的三倍。

一位水果行業從業者向記者提到,水果品類在冷鏈運輸成本及耗損率等方面有諸多問題難以控制。水果零售行業對上游資源的掌控是非常重要的,不僅能夠獲得具有競爭力的差異性的商品,還有價格成本上的優勢。而目前國內上游種植方面果蔬種植的地域性明顯,導致供應端分散,終端零售采購困難,冷鏈物流中間環節多、長途運輸損耗高。

上述特殊性使得水果生鮮行業舉步維艱,《2018年中國農產品電商發展報告》顯示,中國生鮮市場規模高達數萬億元,但生鮮電商滲透率不到3%。2019年京東、盒馬、超級物種、小象、呆蘿卜等都被迫緊急剎車,面臨關店調整、甚至是關門倒閉的危機。

不過疫情的發生讓線上水果業務有了階段性的升溫,據了解,百果園在疫情期間實現了整體自營電商增長2.5倍,小程序訂單增長5倍以上,很大程度上彌補了線下門店的銷售損失,呈現逆勢增長。只是這一增長是契機降臨還是曇花一現很難下定論。

“疫情時期線上業務平臺確實吸引了新客戶,但這更多是特殊時期催生的。總體來說,線上對百果園類的企業影響不大,因為現在很多水果零售企業擴張速度都很快,毛利率可達到35%左右,像一般的便利店也只能達到28%,預計未來水果行業的趨勢將是以線下實體為主,線上電商平臺為輔。”胡春才說。

朱丹蓬認為,水果行業橫跨了第一、二、三產業,三個產業應該如何很好地融合,如何整合資源和提升效率,這些都對水果行業提出了更高的挑戰和要求。“百果園也并不是奪得了水果零售第一股就可以高枕無憂,后續表現還是一個巨大的考驗。”朱丹蓬進一步表示。(實習記者 于海霞 記者 李向磊 )

[責任編輯:h001]

聯系我們:434 921 46@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