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規范收單等業務管理,打擊跨境賭博、電信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切斷黑灰產業資金鏈,央行重拳出擊。6月8日,央行官網正式公布《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加強支付受理終端及相關業務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針對買賣終端、移機、“一機多碼”、“一機多戶”等現象,以及條碼支付業務涉黑灰產業等多個風險問題,提出進一步詳細規范。
直指“一機多戶”等亂象
何為支付受理終端?一業內人士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簡單來說,主要是針對線下支付工具的一系列統稱,分為銀行卡受理終端、條碼支付受理終端及創新支付受理終端,例如日常較為熟悉的POS機、刷臉支付終端等均涵括在內。
隨著支付業務的發展和市場環境的變化,支付受理終端及相關業務風險隱患正在逐步暴露。根據《征求意見稿》起草說明,當前,收單機構對銀行卡受理終端采購、登記、功能開通、信息變更、退出等全生命周期管理不嚴密,導致買賣終端、移機、“一機多碼”、“一機多戶”等現象屢禁不止,為違法犯罪分子利用受理終端進行資金轉移帶來便利。
針對此問題,《征求意見稿》對癥下藥,其中一大措施就是規范支付受理終端管理。根據規定,收單機構布放的銀行卡受理終端應具備定位功能,并采用密碼識別等防篡改技術。同時應建立銀行卡受理終端序列號與收單機構代碼、特約商戶編碼、特約商戶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特約商戶收單結算賬戶和銀行卡受理終端布放地址等五項信息的唯一對應關系,并在辦理終端入網時一并報送清算機構。
此外,《征求意見稿》針對終端生產廠商、收單機構入網、退出等多個環節提出具體要求。
“不法線下收單機構躺賺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易觀支付行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如是評價,銀行卡受理終端序列號與收單機構代碼五項信息唯一綁定等規則,將直接打擊市場上“套現”“套碼”等亂象行為,在更大程度上堵住灰產和黑產的反洗錢漏洞;另外,從商戶管理入網審核到最后報送等來看,真實商戶的服務門檻被進一步提高,此舉亦利好擁有大量真實商戶且真正深耕線下場景的收單機構。
麻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蘇筱芮同樣稱,《征求意見稿》直指“一機多碼”“一機多戶”等亂象,并通過“五項唯一”從根源上規范商戶及交易流程信息,此條例或將減少目前市場上“自選商戶”“套現”等游走于灰色地帶的行動。
進一步規范條碼支付
除了對“一機多碼”“一機多戶”等亂象規范外,此次《征求意見稿》起草說明指出,當前部分收單機構、清算機構未結合條碼支付業務特征健全條碼支付受理終端、收款條碼管理機制,導致條碼支付業務涉黑灰產業的風險加大。因此《征求意見稿》針對條碼支付終端管理、收款條碼管理提出進一步規范。
據統計,2020年1-4月支付結算違法違規行為舉報機制受理的投訴舉報事件中,涉及條碼支付的占比達42%,同比上升27%,反映現有條碼支付業務有待加強規范。與銀行卡業務相比,條碼支付業務相關終端、渠道存在一定差異,其風險防控的側重點亦有所不同。
立足對同類業務適用同等標準的監管原則,并考慮條碼支付業務的特征,《征求意見稿》明確了條碼支付受理終端分類管理要求。
其中,對具備采集付款人條碼、交易金額等支付信息,且能夠參與發起支付指令的條碼支付受理終端,要求收單機構、清算機構應參照銀行卡受理終端相關規定建立健全相關管理規則。特別是采用密碼識別等防篡改技術,并建立受理終端號與五項信息唯一綁定關系。
另對于僅具備條碼讀取或展示功能、不參與發起支付指令的條碼支付掃碼設備、顯碼設備和靜態條碼展示介質等條碼支付輔助受理終端,則不強制要求采用密碼識別等終端序列號防篡改技術。收單機構若為特約商戶布放,應建立特約商戶編碼與收單機構代碼、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收單結算賬戶、特約商戶經營地址等四項信息的唯一對應關系,并采用有效監測技術確保對應關系在整個交易流程中的一致性。
“隨著移動支付的發展,條碼支付在日常生活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并且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另一方面,這些創新也帶來了更多的風險。”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黃大智指出,支付受理終端作為支付的入口,涉及支付信息的讀取、采集和支付指令的生成,安全性和合規性對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維護收單市場秩序具有重要意義。
在他看來,近年來不斷發生的跨境賭博、套現、電信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都與收單業務的不規范有著直接或間接的聯系。在這種情況下,有必要重新梳理支付受理終端及相關業務的監管,形成對有關業務的一體化、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信息流、資金流雙重監測
支付受理終端涉及支付信息的讀取、采集和支付指令的生成,其安全性和合規性對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維護收單市場秩序具有重要意義。值得關注的是,此次《征求意見稿》除加強支付受理終端管理外,還針對收單業務監測,如終端位置監測、收單機構及清算機構的交易監測責任、特約商戶資金結算監測等進行了詳細明確。
具體來看,一是受理終端位置監測。《征求意見稿》要求收單機構采用定位技術核驗終端位置。同時,由清算機構會同收單機構和條碼支付付款服務機構建立核驗規則,明確各方權責利。另在保障風險防控效果的基礎上,對于受理終端位置核驗頻率及核驗方式、采集付款人移動終端位置信息的樣本數量等操作環節給予市場主體靈活空間。
二是發揮清算機構的平臺作用,從信息流、資金流進行雙重監測。即對商戶及終端的入網信息和交易信息進行核驗;結合支付機構備付金監測機制,對特約商戶實際收單結算賬戶與入網登記賬戶信息的一致性、資金結算和交易情況的匹配性進行核驗等。
“特約商戶巡檢、終端位置監測等措施,將進一步厘清收單機構、清算機構、商戶等各方責任,有助于有效識別和追溯各類風險交易,提升反洗錢工作的精準度。” 蘇筱芮稱,央行此次重拳規范,一方面維護了支付市場的正常經營秩序,另一方面也將對跨境賭博、電信詐騙等違法犯罪行為進行有效打擊防范。(記者 孟凡霞 劉四紅)
聯系我們:434 921 46@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