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綠色債券市場熱情高漲 今年以來共計發行89只

2020-05-19 10:25:22    來源:證券日報網    

在2014年之前,國內綠色債券市場還是一片空白。但近些年來,綠色債券越來越受到市場的關注。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東方財富Choice統計發現,截至5月15日,今年以來我國境內“貼標”綠色債券共計發行89只,發行規模合計957.1億元,約占同期全球綠色債券發行規模的25%以上。

東方金誠綠色金融部負責人方怡向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近年來我國綠色債券市場蓬勃發展,這得益于國家綠色金融政策的持續落地和綠色發展理念的不斷深入傳播,加之地方政府綠色金融政策的持續跟進,使企業認識并感受到通過綠色債券直接融資的長期利好,發債積極性得到了提升。

綠色債券4月發行量創新高

所謂綠色債券,是指在傳統債券的基礎上,疊加“綠色”約束的債券。綠色債券的目標是利用債券融資工具,將所得資金用于資助符合規定條件的綠色項目或為這些項目進行再融資。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東方財富Choice統計發現,截至5月15日,今年以來我國境內“貼標”綠色債券共計發行89只,發行規模合計957.1億元,約占同期全球綠色債券發行規模的25%以上。其中,5月以來已經有5只綠色債券成功發行,發行合計規模達45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4月份的綠色債券發行規模提速。根據東方金誠的統計,4月份綠色債券單月發行數量創2019年以來新高,較去年同期亦有大幅上升,同比增加63.16%。2020年4月境內共有31只“貼標”綠色債券發行,合計發行規模406.71億元。相比3月發行規模來看,4月綠色債券的發行規模明顯增長,環比增加57.31%,具體來看,這主要是因為華夏銀行發行了規模為100億元的綠色金融債券所致。

從不同債券現券交易規模來看,綠色金融債仍然是綠色債券現券交易的主要類型,4月綠色金融債現券交易額占整體綠色債券交易額的58.12%,其次是綠色中期票據、綠色企業債和綠色公司債。與去年同期相比,除綠色金融債和綠色公司債現券交易額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外,其他類別綠色債券現券交易均有較大幅度的提升,其中增幅最大的是綠色PPN,同比增長403.50%。

從發行債券券種來看,4月新發行了2只綠色金融債、16只綠色公司債、7只綠色企業債、4只中期票據和2只綠色ABS。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一單綠色金融債為華夏銀行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成功發行的“20華夏銀行綠色金融01”,發行金額100億元,獲得2.91倍超額認購,發行利率2.08%,創商業銀行金融債最低發行利率。

寶新金融首席經濟學家鄭磊博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綠色債券是目前綠色金融市場中越來越成熟的一個產品,尤其是政策方面一直都很重視支持綠色金融和可持續生態發展。但由于此前綠色金融債發行的比較少,所以投資者參與的也不多。不過隨著目前綠色金融債發行規模的擴大,相關產品也越來越受到投資者的關注。

綠色金融政策理念深入

助推綠色債券市場蓬勃發展

東方金誠綠色金融部負責人方怡向博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近年來我國綠色債券市場蓬勃發展,尤其是在2016年央行等七部委發布《關于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后,綠色債券發行數量大幅增長,發行規模也取得穩步增長。

他進一步分析到,這得益于國家綠色金融政策的持續落地和綠色發展理念的不斷深入傳播,加之地方政府綠色金融政策的持續跟進,部分地區從貨幣補貼、貼息、稅收優惠、專業化擔保機制等方面為綠色債券的發展提供政策紅利,使企業認識并感受到通過綠色債券直接融資的長期利好,發債積極性得到了提升。

同時,隨著國家綠色發展戰略的實施,我國政府大力提倡機構投資者開展綠色投資/負責任投資,綠色投資/負責任投資理念逐步獲得更多認可,這也有利于提振市場信心,增強企業發行綠色債券意愿,推動綠色債券市場的擴張。

在關于綠色債券的標準上,方怡向對記者表示,在綠色金融領域,綠色債券市場是一個相對成熟的市場,但現行兩種綠色債券項目判定標準仍存在一定的差異,綠色債券支持項目類別尚未完全統一。此外,由于我國在經濟發展階段和能源結構方面的特征,國內綠色債券標準與國際標準也存在一定的差異,這為市場參與者帶來一定程度的困惑。隨著我國綠色金融標準體系建設的不斷推進,國內綠色債券標準也有望在原有版本基礎上制定統一的標準要求,伴隨中歐、中英、中法等經濟體在綠色金融領域廣泛開展的合作,國際市場對我國綠色金融標準和市場的認可度有望進一步提升。

我國綠色債券的創新發展在持續推進

在5月15日穆迪發布的全球可持續金融季度報告中稱,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可持續發展用途類型的債券發行總額為593億美元,較2019年第四季度下降32%,原因是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和金融影響開始擴散。綠債發行規模銳減是可持續市場類債券發行額大幅下降的主要推動因素。

穆迪表示,目前新興市場可持續類債券發行額減少,但長期來看新興市場經濟體的可持續類債券有較強的潛力,原因是這些經濟體易受環境、社會和治理(ESG)風險影響,并有較大的投資需求為可持續發展融資。

方怡向對記者表示,他認為在中國市場未來可持續發展用途類的債券有較強的發展潛力。從長遠來看,可持續發展是我國的國家戰略,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在我國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全面貫徹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大背景下,可持續發展用途類債券有較大的市場。

他表示,作為我國最成功的綠色金融產品之一,綠色債券一直保持穩定增長的發展態勢,自2016年至今,我國一直是全球主要的綠色債券發行市場之一。在監管及政策的持續助力和各發行主體的積極參與下,我國綠色債券的創新發展也在持續推進。

他對記者進一步分析,如在綠色債券標準認定方面,2019年,中國發布了《綠色產業指導目錄(2019年版)》,而2015年版的《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也有望在今年推出更新版,國內綠色債券標準的統一將有利于規范市場操作,進一步支持推動綠色債券的快速發展。同時國際上對綠色債券標準的界定也在持續的合作推進,如中歐綠色標準互認的推動等,這能夠大大提升國際市場對我國綠色債券市場的認可,增強境外投資者對我國綠色債券市場的信心,豐富我國綠色債券市場的發行主體。

其次,環境惡化、氣候變化使得越來越多的國家意識到綠色經濟發展的重要性,特別是本次疫情過后,綠色發展理念將倍受關注,政府、監管、發行人、投資人等各方都將更加重視綠色發展,綠色債券的需求或將呈現穩步增長態勢。整體而言,雖然受疫情影響,未來綠色債券的發行總量或將有所下降,但綠色債券整體持續向好態勢不會改變。

他最后強調,近期包括5G基站建設、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在內的“新基建”受到廣泛關注,有望成為我國經濟發展新動能。智慧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等可持續發展產業有望得到發展,依托可持續發展項目的債券融資也有望得到快速發展。綜上所述,無論從長遠角度的可持續發展國家戰略,還是中短期內的新基建投資提速,可持續發展用途類的債券都有較大發展潛力。(見習記者 余俊毅)

[責任編輯:h001]

聯系我們:434 921 46@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